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談到行測資料分析,許多備考的同學馬上脫口而出的就是“資料文字太長”,“數據不好找”,“數字大不好算”……相比數量關系考點的多樣,資料分析的學習要簡單不少,主要分為材料及題干閱讀、列式、計算或比較。掌握基礎知識后,如何在做題過程中提高效率和提升正確率是關鍵。今天中公教育就“如何區分增幅、增長率、增長量?”,簡單聊聊如何對癥下藥,快速鎖定所求概念。
首先從概念上進行區分,相同點是前面的“增(長)”,都是考查增長情況。區分在于后面的“幅”“率”“量”:“幅”——幅度,可以理解為在基期量基礎上增長部分所占的比,即
;“率”——比率,也是在基期量基礎上增長部分所占的比,即
;同時大家也需要注意一下,增幅即上升的幅度,一般情況下為正值;而增長率即比率,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量”——數量,就是在基期量基礎上增長的部分,即現期量-基期量。
舉個例子,小豪去年體重50公斤,今年適當增肥后體重65公斤,問小豪體重的增幅、增長率、增長量,你會算了么?
增長量=65-50=15公斤。
其次從題型識別上區分,題干問法是“……的增長率/增幅/增速是?”“……增長最快/慢的是?”“……增長(選項都是百分數)”這些情況時,提問的都是增長率,應該用到的公式是
,或者使用化簡后的公式
比如下面三道題提問的就是增長率:
1.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幅最小的:( )
A.南昌 B.新余 C.吉安 D.撫州
2.2014年我國季度發電量同比增長最慢的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3.2016年中國原油進出口總量約比2010年增長了( )。
A.-4.9% B.59.1% C.60% D.60.8%
題干問法是“……的增長量是?”“……增長最多/少的是?”“……增長(選項數值帶具體單位)”這些情況時,提問的都是增長的具體量,即所求的是增長量,應該用到的公式是現期量-基期量,或者使用變型公式
比如下面兩道題提問的就是增長量:
1.2008年人口自然增長數量最少的是:( )
A.鎮江市區 B.南通市區 C.連云港市區 D.泰州市區
2.2006-2011年六年,江蘇省原油消費增長了:( )
A.612萬噸 B.678萬噸 C.714萬噸 D.822萬噸
對這些概念還總是搞混的同學要警惕了,這反映出同學基礎還沒有打牢,需要再鞏固一下基礎知識點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