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科學素質是公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都在 10%以上,我國僅為6.2%。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新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服務的機會明顯偏少。
這段話意在說明:
A.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B.全社會應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C.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公民科學素質上存在差距
D.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高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參考答案
【中公解析】答案選A。第一句通過“前提”“基礎”點出科學素質很重要。第二句在說當下存在的問題是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還不夠。第三句通過數據對第二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說明,還是在強調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不夠。最后一句通過了“但”進行轉折,依舊在強調我國當下遇到發展不平衡以及與發達國家差距大的問題。由此可知,文段的重點應放在問題的解決上,也就是應該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A選項正好是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B選項強調的是應該關注,但是文段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是沒有關注而是科學素質不夠,并沒有針對問題解決,排除。C、D項僅僅指出了當下問題所在,但是文段重點是解決問題,排除。故本題選A。
這道題目就是隱性主旨中的一種行文脈絡:重要性+缺陷,此時的重點應在對策,也就是針對文段缺陷提對策。需要注意的是,文段內容圍繞問題展開,文段的主旨需要針對問題,若做法不針對,不能選。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