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1.爆炸罪與采用爆炸手段實施的殺人罪之間的區別是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1.【答案】正確。解析:爆炸罪與采用爆炸手段實施的殺人罪這兩類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處,但兩者的區別主要是:(1)侵犯的客體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而采用爆炸手段實施的殺人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權利。(2)客觀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為人引發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其危害結果是難以預料和難以控制的;采用爆炸手段實施的殺人罪的犯罪行為人雖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還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傷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傷亡,不造成財產毀損。因此,行為人針對特定的對象實施爆炸行為,選擇的作案環境和條件只能殺傷特定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而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分別按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論處。如果爆炸行為雖然指向特定的對象,但行為人預見其爆炸行為會危害公共安全而仍實施爆炸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應以爆炸罪論處。故本題說法正確。
2.侵權損害賠償一般應遵循完全賠償,公平合理,對精神損失應適當賠償等原則。
2.【答案】正確。解析:民事責任具有補償性,彌補受害人的損失為原則,所以一般應完全賠償。但精神損失衡量,需根據公平原則進行補償,故本題說法正確。
3.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答案】錯誤。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因此,存在法律另有規定的特殊情形,本題說法過于絕對。故本題判斷錯誤。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