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申論作文的考查是最貼近筆試能力的一種考查方式,重視寫作的傳統自古有之,“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以考生一定要分配較多的時間在作文的研習上。
考場中多以議論文考察,議論文一定要有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論點是表達作者觀點的,是一篇文章的統率,所有的議論文一般指具有一個總的論點。這個觀點一定要正確、鮮明。何為正確,并不是我們常規認知當中的對與錯,而是要充分貼近題干和給定資料。何為鮮明,觀點要是一個判斷句,不能模棱兩可。這就是保證大家能在考場中不會因為跑題而拿不了高分。
一般在考試中我們遇到的題目在題干中本身就是具有觀點的,比如說“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這句話觀點非常明確,成就偉大的事業,要做好規劃、要務實、要謙虛,這種文章總論點既可以是這句話。出題人為了加大難度可能會出其他的類型,比如說題干給了一句話:“只要方向正確,我們的日子一定會一天比一天紅火”,還給了一個主題“變化的鄉村”。這個時候考生就要綜合運用了,變化的鄉村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結合第一句話,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觀點“只要方向正確,我們的鄉村一定會越來越紅火。”那么這也就構成了一個觀點。所以一篇作文保證觀點“正確、明確”,我們從題干就有很多提示的。
當然很多時候題干當中沒有觀點,這種文章就加大了難度,不過不要害怕,還有材料可以運用。比如說題干給定一個主題“奮斗”,考生不要急著自己去預設觀點,先看看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比如說材料一:“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那么閱讀完材料內容,你會發現作者想表達的就是“青年人應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這就是中公教育給大家分享的找論點的技巧,總的來說就是先閱讀題干,再從材料本身出發,兩者相結合那就一定不會跑題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