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對于備考行測的小伙伴們來說,言語理解最頭疼就是寫選詞填空時會遇到一些詞語,它認識我,但是我卻不認識它,那接下來就很難解題了。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今天中公教育教大家來“猜”詞語。
這個“猜”詞語的方法我們叫它語素分析法。顧名思義用語素來分析詞語的意思,那么什么是語素呢?語素是指最小的音義的結合體。比如“學習”就是兩個語素,那很多同學就可以覺得,語素就是一個字呀!其實不是,比如“橄欖、葡萄”等,雖然有兩個漢字,但是它們只能算是一個語素。因為語素要求的是有音也有意義的最小的結合體,而“橄欖”拆開變成的“橄”和“欖”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合在一起才有意義,所以類似“橄欖、葡萄”等的詞語只能算作一個語素。
了解了語素的含義之后,我們學習下怎么用語素來分析吧!
語素分析法有兩種用法,第一種用法:用單個語素猜詞義??梢杂眠@種方法猜實詞的意思,例如:“流露”這個詞,“流”指的是像水一樣流動不定;“露”指的是露出、顯現出來,那么合在一起流露的意思就是像水一樣的露出,即不自覺的表現出來。當然,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猜部分成語的意思,例如:背道而馳。“背”就是相反、背離;“道”是道路;“馳”就是走、跑。那么整個成語的意思就是:往相反的方向走,多形容兩個事物的方向和目標相反。
第二種用法:利用相異語素猜差異。很多題目在考大家時,往往把相似的詞語放在一起考查,我們解題時會感到迷惑,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詞語之間的相異的語素來進行區分,例如“遵守”“恪守”兩個詞都有“守”這個字,相異的語素就是“遵”“恪”。遵:依從,?。簢栏?、謹慎、恭敬。因此兩個詞的詞義也就能區分了,遵守側重于依照規定、不違背,而恪守側重于嚴格遵守。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猜部分成語的差異,例如“不以為然”“不以為意”這兩個詞語都有“不以為”,相異的語素是“然”“意”。然:對,不錯,意:在意。因此兩個詞的詞義也就能區分了,不以為然側重于不認同,不以為意側重于不在意。
接下來運用下語素分析法來解題。
例題
汛期惡劣的環境,讓查找堤壩滲漏部位和滲漏入、出水口變得極為困難。而如能及時對管涌滲漏進行快速____________,確定其具體位置、形狀,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就能夠____________洪災中可能發生的潰壩風險。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監測 避讓 B.檢測 規避
C.防堵 回避 D.封堵 避免
【中公解析】B。由“查找堤壩滲漏部位和滲漏入、出水口”“確定其具體位置、形狀,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可知,應先對管涌滲漏進行檢查,確定位置、形狀等具體信息,才能采取應對措施,第一空應填一個類似檢查的詞語。C和D項中,“防堵”“封堵”有一個相同的語素“堵”,堵:堵住,“防堵”側重于防范、圍堵,“封堵”側重于封閉堵塞,阻攔使其不能通過,不合題意,排除C和D。A與B很容易混淆,“監測”與“檢測”有一個相同的語素“測”,測:度量、測量,“監測”重在客觀監視,一般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動作,側重于看,“檢測”重在檢查測定,側重于做,由題干中的“查找”“及時”等詞語得知題干更需要填入一個更主動的詞語,更側重于“做”的詞語,排除A。第二空,“規避風險”填入其中很恰當,也是一個常用的詞語搭配。故答案選B。
以上就是在做題時如何用語素分析法來辨析詞語,當然語素分析法的兩種用法在考試中是可以靈活使用的,但是這畢竟是“猜”詞的方法,雖然是有一定的依據,但是有些詞語去“猜”還是有風險的,所以運用方法的同時更多的還是要下功夫積累詞語的意思,這樣解題才會更準確!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