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1.【單選題】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專著是( )。
A.《大學》 B.《學記》 C.《孟子》 D.《師說》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記》的地位。
選項A,《大學》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選項B,《學記》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秾W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選項C,《孟子》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
選項D,《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復論證,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
題干中,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專著是《學記》。選項A、C、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B。
【難度系數】★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教育學的發展歷程-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2.【單選題】( )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中首次提出“教育學”概念。
A.赫爾巴特 B.夸美紐斯 C.培根 D.洛克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培根著作的地位。
選項A,赫爾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選項B,夸美紐斯的著作《大教學論》標志著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
選項C,培根在其著作《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從學科分類中提出來,也首次提出“教育學”概念。
選項D,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畫》中提出“白板說”以及倡導“紳士教育”。洛克在論述紳士教育的內容時,在教育史上第一次將教育明確劃分為德育、智育、體育三大組成部分。
題干中,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中首次提出“教育學”概念。選項A、B、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C。
【難度系數】★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教育學的發展歷程-教育學的創立階段
3.【單選題】校園文化是( )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
A.物質文化 B.精神文化 C.觀念文化 D.學校文化
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校園文化的概念。
選項A,校園文化按照不同的層次和標準,可以分為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是校園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又分為校園環境文化和設施文化。
選項B,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包括:辦學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觀念、共有價值觀、班風、教風、學風、校旗、校歌、?;?、校報等。
選項C,校園精神文化也是一種觀念文化,它是學校自建校開始就形成的被師生員工一致認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等,這一系列的觀念體現著整個學校的個性和精神。
選項D,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縮影,是人們為了保證學校中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創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選項A、B、C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D。
【難度系數】★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與文化-學校文化
4.【單選題】從個體身心發展動因角度來看,“樹大自然直”的說法反映了( )觀點。
A.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B.白板論
C.內發論 D.外鑠論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因。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因包括:內發論、外鑠論、二因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等。
選項A,多因素相互作用論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結果。
選項B,洛克的“白板說”強調教育環境的重要性,體現了外鑠論。
選項C,內發論強調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選項D,外鑠論強調外部力量的作用,強調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題干中,“樹大自然直”意思是等樹長大了自然就直了,聯系到人的發展就是忽略了后天環境和教育,其實是一種內發論。選項A、C、D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B。
【難度系數】★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與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概述-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因
5.【單選題】人口的( )會影響學校在教育結構中的比例。
A.民族結構 B.階級結構 C.素質結構 D.年齡結構
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對人口的制約和影響。教育對人口的制約和影響體現在:人口數量影響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和質量;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的質量;人口結構影響著教育結構等。其中人口結構包括人口的自然結構和社會結構。自然結構是指人口的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社會結構是指人口的階級、文化、職業﹑地域、民族等結構。
選項A,人口的民族結構對教育的影響更為復雜,在我國各民族平等地享受受教育權,政府為少數民族教育提供各種支持政策,大力發展民族教育,需要提供多樣化的學校和不同的教育內容,以滿足不同民族對教育的不同需求。
選項B,在階級社會中研究人口的階級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階級社會有不同的人口階級結構。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研究歷史上各階級社會的人口階級結構,有助于分析和掌握社會人口變動和發展規律。
選項C,教育也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著人口的文化素質結構,如果一個國家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無疑這個國家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就會比較高。
選項D,人口的年齡結構制約著各級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進程,它會影響各級各類學校在教育結構中的比例。在人口的年齡結構中,學齡人口的基數多﹐比重大,基礎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比重就必然會提高;相反﹐如果成人人口比重大,教育的重心就會轉移到成人教育上。
綜上所述,人口的年齡結構會影響學校在教育結構中的比例。選項A、B、C均與題意不符,故本題答案選擇D。
【難度系數】★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與人口-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