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A2型題】
1. 某患者注射青霉素后引起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質引起的生物學效應,這種休克的發生是由下列哪項效應引起的:
A.腺體分泌增加
B.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C.毛細血管擴張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部都是
2. 一名血友病男性患兒接受血液制品治療,5年后體重明顯減輕,血清IgG抗HIV抗體陽性,且CD34T細胞下降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白血病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C.艾滋病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重癥肝炎
3. 患者,男,56歲,右上腹部疼痛,低熱肝肋下可及,肝臟B超見肝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無液性平面,HBsAg陽性,AFP>1000ng/ml,其診斷最可能是:
A.乙型肝炎
B.肝硬化
C.阿米巴肝膿腫
D.原發性肝癌
E.細菌性肝膿腫
4. 患者,女,24歲,清晨有手指和掌指關節強直,給予阿司匹林及其他的非類固醇抗炎藥治療,均未見效,且病情惡化,初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該病有價值的血清學檢查是:
A.RF因子水平升高
B.抗核抗體效價升高
C.抗平滑肌抗體
D.抗TSH受體的抗體
E.抗乙酰膽堿受體的抗體
參考答案
1.【答案】E。解析:絕大多數的過敏性休克屬Ⅰ型變態反應。外界的抗原性物質(進入體內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IgE抗體,其中IgE的產量因體質不同而有較大差異。這些特異性IgE有較強的親細胞特質,能與皮膚、支氣管、血管壁等的“靶細胞”結合。各種炎性細胞釋放的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腺體分泌增加、支氣管平滑收縮、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
2.【答案】C。解析:抗HIV抗體陽性,且CD34T細胞下降可診斷為艾滋病。
3.【答案】D。解析:原發性肝癌會出現右下腹部疼痛,低熱。及其大小不等密度灶等實變表現,最主要的病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AFP>1000ng/ml,因此可診斷。
4.【答案】A。解析: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清學中類風濕性因子水平升高具有診斷意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