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在申論考試中,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和貫徹執行題是四類重點題型,中公教育在此結合將這四類題型的作答思路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學習備考。
一、歸納概括題作答思路歸納概括題是申論中的基礎題型,是重點題型之一。大綱要求準確提煉或者揭示材料中所反映的本質問題,受字數限制和特定條件限制,應對所提取內容進行簡化加工,多寫不一樣的關鍵詞。
【加工方法】
1、主旨句提煉方法:
① 表示目的
② 表示結果
③ 綜合概括
④ 核心舉措
⑤ 高頻詞
2、語言加工方法:
數詞、時間詞、副詞、形容詞等詞匯可以刪減,只寫問題、原因、影響、舉措等關鍵詞
3、答案呈現形式:
①核心句+具體表現
②核心關鍵詞前置
二、提出對策題作答思路提出對策是針對材料中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舉措。舉措來源有三種:
1、直接對策:材料現有的能夠解決問題的對策=》優先使用
2、間接對策:材料中提出了問題存在的原因或者直接表現=》直接反推對策
3、自提對策:根據自身經驗和客觀事實補充
思想層面對策舉例:
國家: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XX(如學校)開設/增設……教育課程,樹立/增強……意識;提升……思想觀念
媒體: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樹立XX典型,營造/形成……社會氛圍,以此提升XX思想觀念
個人:讀名著,悟原理,學知識,更新理論知識,提升思想素質;學黨章,學習近平講話,思想上擺正觀念;向身邊優秀的人物或者事跡學習;思想上擺正觀念,主動向XX靠攏/看齊,樹立XX意識/觀念,發揮XX精神。
制度層面對策舉例:
建立健全XX制度/規章條例;完善XX制度/條例/規定;修正/修訂/補充XX條例。出臺……政策,實施……措施,推行……政策
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廣泛進行調查/考察/實地調研,廣泛聽取黨內外意見/群眾意見,以此完善XX制度等,規范XX行為
人才資金層面對策舉例:
吸引/招募人才:完善薪酬福利待遇/完善輪休制度。面向全社會組織統一公開招聘
培養人才:加強培訓。與高校/企業/專業機構聘請/委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能/知識培訓。在單位普及/學習XX有關的知識和內容,以此提升XX能力;
政府加大資金/財政預算/投入/補貼,設立專項資金;銀行出臺低息貸款等政策進行幫扶;充分運用社會力量,進行公益項目募捐
招商引資
監督層面對策舉例: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建立360度監督體系,織密監督網絡,建立健全干部績效考評機制,完善干部考核體系
內部監督:充分發揮紀委紀檢巡視組的作用,對XXX行為進行監督,督促整改;
外部監督: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拓寬監督渠道,設立舉報電話,市長信箱,市長/局長公眾接待日;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
宣傳層面對策舉例:
充分發揮“兩微一端” 作用,利用微傳播,通過制作視頻,文字等進行XX方面內容的宣傳充分利用廣電雜報:融媒體的作用,通過報道,推行XX內容;橫幅、海報、晚會、主題活動三進:進學校,社區,企業充分利用城市LED廣告屏,公交車外身貼畫,播放張貼電子宣傳廣告/視頻內容等,鄉村城鎮公告欄。
傳統形式:講座,會議交流,學習會(小范圍)
【對策表達形式】
主體+手段+內容+目的
手段+內容+目的
手段+內容
三、綜合分析題作答思路綜合分析題型種類多樣,主要考察解釋型綜合分析、評價型綜合分析、啟示型綜合分析。
【解釋型綜合分析】
一、解釋含義
1.關鍵詞解釋——找尋這句話當中抽象、模糊、不容易理解的詞,回到這句話的出處,結合上下文看是否有原材料的話語可以直接解釋這句話。
2.結合題干和材料,整體感知這句話到底想表達一個什么觀點,合理調整語序,綜合概括。
二、多角度分析(問題、原因、對策、影響、表現)
三、總結觀點或提出對策
注意:總分總結構形式只是一種思路,實際做題也可以是總分形式或者分總形式,一般跟從材料邏輯。
【評價型綜合分析】
一、表態:亮明價值判斷——基本解釋(對某個觀點發表看法且有相應明確解釋時)+價值判斷+考慮雙觀點·辯證
二、多角度、辯證分析(問題、原因、對策、影響、表現)
三、總結觀點或對策
注意:總分總結構作答
注意:總分總結構形式只是一種思路,實際做題也可以是總分形式或者分總形式
【啟示型綜合分析】
1、啟示源于做法——案例做法,成功經驗(結合國情、地情轉化對策)——失敗教訓(失敗問題反推對策)-重點找對策動詞提示。
2、啟示具有一般性和普適性,適合推廣的對象。
3、普適性:去掉具體數據、案例具體名稱,概括內容。
4、書寫啟示結構:總分結構——啟示有:一是.....二是.....三是.....
四、貫徹執行題作答思路貫徹執行是應用文寫作,和其他三種題型的主要區別在于需要辨別格式。對于標題、稱謂、落款、日期要不要寫進行確定即可。以下作為格式初步判斷的一個格式的判斷:文種+要求
一、交流類文種:
1.現場交流性文稿:講話稿、演講稿、講解稿——標題+稱呼+正文
2.非現場交流文種:信、回應文稿、倡議書、宣傳稿——格式:標題+稱呼+正文+發文單位+發文日期
二、材料、羅列要點,簡報、短評、警情提示或者文種前面有“草擬……文種”----(格式:標題+正文)
三、沒有見過的文種:
1、題干有明確的發文對象、身份,并且字數允許,就一封信格式;
2、沒有任何信息就標題+正文。
四、考察報告、建議書、調研報告
1、跨部門、單位提交=》全格式
2、未提及或者本部門提交=》標題+正文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