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考試題庫|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每日一練】
科目一(1-4)
1.被譽為明代最偉大的戲劇家,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的是( )。
A.王實甫
B.馬致遠
C.關漢卿
D.湯顯祖
2.下列關于“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對應錯誤的是( )。
A.顧愷之《洛神賦圖》
B.閻立本《步輦圖》
C.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D.黃公望《千里江山圖》
3.以下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景是( )。
A.李白與友人共飲五糧液
B.張飛命令士兵用火炮攻城
C.唐太宗李世民拜讀《紅樓夢》
D.曹操悠閑地吃著葡萄
4.下列條約的簽訂中,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是( )。
A.《望夏條約》
B.《黃埔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科目二(5-10)
5.“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的是( )因素對人發展的影響。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主觀
6.教育目的的( )調節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方向,引導師生的教育和學習行為。
A.導向功能
B.選擇功能
C.控制功能
D.激勵功能
7.在教育學研究中,在控制的條件下系統地操縱某種變量的變化,來研究這種變量的變化對其他變量所產生的影響的方法是(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個案研究法
D.實驗法
8.一個病人經醫生診斷必須截肢才能保持住性命,病人要么失去一條腿,要么就有生命危險,這種動機沖突是( )。
A.雙趨勢沖突
B.趨避式沖突
C.多重趨避式沖突
D.雙避式沖突
9.某學生活潑好動靈活喜歡交朋友,愛好廣泛,但穩定性差,缺少毅力,見異思遷,他的氣質類型是( )。
A.多血質
B.膽汁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
10.如何組織合理有效的復習。
參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戲劇影視。
選項D,湯顯祖,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比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代表作品《南柯記》等。
選項A,王實甫,元代著名戲劇家,代表作品《西廂記》,故排除。
選項B,馬致遠,“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漢宮秋》,故排除。
選項C,關漢卿,“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竇娥冤》,故排除。
綜上,ABC均不符,故本題選擇D項。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包括:顧愷之《洛神賦圖》,閻立本《步輦圖》,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韓滉《五牛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仇英《漢宮春曉圖》,郎世寧《百駿圖》。
ABC選項均屬于“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D選項,《千里江山圖》的作者是王希孟,對應錯誤,故本題答案選D。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歷史常識與歷史時間的匹配問題。葡萄是西漢時期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曹操是東漢時期人物,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A選項,五糧液誕生于明洪武年間,故李白喝不到。
B選項,火藥最早應用于軍事,是在唐朝,張飛是三國時期蜀國將領,故無法使用火炮。
C選項,《紅樓夢》是由清朝作家曹雪芹所作。
D選項,葡萄是西漢時期張騫帶回的。
綜上所述,從歷史時間順序來看,本題正確選項為D。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此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常識。
選項C,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1856年,英、法侵入中國,迫使清政府先后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和中俄《璦琿條約》的合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喪失了東北及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成為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選項ABD,均是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所簽訂的合約。中英的《南京條約》、中美的《望廈條約》和中法的《黃埔條約》。
綜上所述,ABD均題干不和,故此題選擇C。
科目二(5-10)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遺傳因素對人的發展作用。故本題選擇A。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教育目的的導向功能調節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方向,引導師生的教育和學習行為。本題選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實驗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變量”是實驗法的特征因素。本題選擇D。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雙避式沖突是指個體同時對兩個同等的事物或目標產生排斥,但又必須接受其中之一是所產生的心理沖突。題目中的失去一條腿和有生命危險這兩者都是病人比較排斥、不想要的,但是他又不得不在這兩個排斥中選擇一個,因此屬于雙避式沖突,選D。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多血質的典型表現為活潑好動、見異思遷。本題選A。
10.【參考答案】
(1)及時復習,經常復習。這是根據艾賓浩斯遺忘的規律來進行的復習。
(2)合理分配時間。
(3)做到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反復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
(5)復習方法要多樣化。
(6)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